產(chǎn)品列表PRODUCTS LIST

首頁 > 技術與支持 > 低場核磁研究種子泡水過程中的T2弛豫與MRI成像
低場核磁研究種子泡水過程中的T2弛豫與MRI成像
點擊次數(shù):1939 更新時間:2021-11-25

低場核磁研究種子泡水過程中的T2弛豫與MRI成像

一、實驗材料

紫荊種子;

二、實驗儀器

NMI20-015V-I,共振頻率:探頭線圈直徑15mm的線圈;

三、樣品制備

T2弛豫測試:紫荊種子泡水,對紫荊種子按照設定的時間(0h、1h、2h、4h、6h、8h、12h、16h、20h、24h、48h);

MRI測試:對不同泡水時間的紫荊種子樣品進行質(zhì)子密度成像。

四、實驗參數(shù)

CPMG:SF= 22MHz,O1= 107966 Hz;

MRI: SE序列。

五、實驗方法

種子泡水T2譜:利用CPMG序列對飽水種子進行測試并利用SIRT算法反演得到T2譜;

MRI:使用核磁共振成像軟件及SE序列采集紫荊種子的冠狀面圖像;

六、分析及結(jié)果

(1)紫荊種子不同飽水時間T2譜圖分析

低場核磁研究種子泡水過程中的T2弛豫與MRI成像

由圖可知,紫荊種子前三個峰的變化具有規(guī)律性,分別代表了結(jié)合水、不易流動水和自由水;紫荊種子吸水后變化較為明顯,歸一化后的T2譜圖可以看出峰點及面積變化信息,可以看出A22與A總面積變化相關性*,代表紫荊種子吸水過程的主要變化,A總與吸水率進行線性擬合后結(jié)果良好,紫荊種子吸水24h后趨于吸水平衡。

(2)紫荊種子成像實驗

低場核磁研究種子泡水過程中的T2弛豫與MRI成像

由圖可知,對于冠狀面的圖,原樣和泡水0h到12h可以明顯的看到種子吸水的過程,水分從右側(cè)胚芽處開始逐漸向整個種子遷移,最后達到吸水平衡。綜上可得,低場核磁共振分析技術可以有效的測定紫荊種子水分相態(tài)的分布,紫荊種子吸水過程的水分遷移路徑及最終的吸水時間。